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杜牧赠别诗及诗文大意(赠别杜牧解释)

杜牧赠别诗及诗文大意(赠别杜牧解释)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又到了年末岁尾,大学生们又到了放假归家的日子,不少的小情侣也要短暂的分开了。恋爱中的年轻人总是舍不得彼此分开,哪怕只是一个短短的假期,可家总还是要回的,这时候送别就成了期末考试后一个主要的活动。今天,我简单的赏析下杜牧的《赠别二首》,来看看古代文人是怎么表达情人离别之情的。杜牧三十多岁的时候“流落”扬州,在哪里他结识了一位美丽年轻的歌女,期间发生的美丽爱情故事我就不累述了。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杜牧离开扬州,赴京任监察御史,与这位歌女依依惜别,并为她写下了这二首赠别诗。

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分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中,首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说的是少女的年龄和娇俏秀美的身姿。紧接着,第二句“豆蔻梢头二月初”描述这个“十三余”的少女就如同含苞待放的豆蔻,正是青春懵懂,渴望爱情的年龄。这二句描写生动

贴切,豆蔻年华因此成为后世对少女的代称。第三、四句意为“春风十里”的扬州,美女如云,但是都不如自己的爱人美丽。全诗没有一处写离别,但是,读者通过诗中对这个歌女的美丽描写,这么美丽的情人,诗人却要离开她了,要去京城赴任,诗人心中的离愁不言而喻。

与第一首相比,第二首却是花了大量笔墨来渲染离别的情绪,诗人在这首诗中笔调婉转缠绵,读来令人黯然销魂。“多情却似总无情”,经历过爱情的人最是能懂,经过的爱情初期的热烈甜蜜,随着感情的不断加深,虽然不在像初期的时候那让如胶似漆,但是爱的更加深沉。诗人和歌女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在这离别的时候,本该互述衷肠,可是却像没有感情一样,漠然相对。这不是“无情”,恰是“多情”,是情到深处情淡然,所以诗人用了“却似”,让人回味无穷。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有心尚且不忍离别,何况是深爱着的两个人呢?“垂泪”既是实写蜡烛燃烧时蜡水滴落,更是写诗人与情人分别时依依不舍,泪流满面。写到此处,蜡烛流泪和诗人自己流泪已经物我两融,分不清哪个是人,哪个是物。诗人不舍得离开情人,却又不得不离开的离别时的心酸痛苦,这这一刻,让读者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会。

杜牧的诗大多豪迈,像这样婉转悱恻的诗实在不多,通过这二首赠别诗也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另一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不知你打算怎么和你的情人道别呢?

杜牧赠别诗及诗文大意(赠别杜牧解释)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