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经典美文 > 别云间全文及翻译-别云间夏完淳赏析译文

别云间全文及翻译-别云间夏完淳赏析译文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云翳(yì) 寒伧(chēn) 荣膺(yīng) 引颈受戳(lǜ)

B. 馈赠(kuì) 臆测(yì) 憧憬(chōng) 不屑置辩(xià)

C. 蓑衣(suō) 巉岩(chán) 孱弱 (cán) 如坐针毡(zhān)

D. 攫取(jué) 骄奢(shē) 芳馨(xīn) 一泻千里(xi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A项有误,“寒伧”应读作“chen”,“引颈受戮”应读作“lù”;B项有误,“不屑置辩”应读作“xiè”;C项有误,“孱弱”应读作“chán”;D项全部正确。故选D。

2.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喜爱的原因,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B. 5月3日,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

C.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 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一飞冲天,这彰显了中国的航空实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B项正确;C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措施”;D项缺少宾语,改为“这彰显了中国的航空实力的不断增强”。故选B。

3.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中国北方,很多农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现代节日,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却夸夸其谈。(该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B. 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该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C.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很难想象,这样的文字竟出自漂在北京的湖北打工嫂范雨素之手。(以“书”喻生命,用“不忍卒读”“拙劣”“装订”与“书”相呼应,使得比喻严谨完整,写出了范雨素出身的卑微和命运的坎坷。)

D. “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该句无语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成语、标点、修辞、病句的修改,这些都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注意多个积累,多训练,了解其中的易错点,解题方能得心应手。A项错误,“夸夸其谈”为贬义词,用在此句中褒贬不当;B项错误,句末的“句号”应在“引号”的外面;C项正确;D项错误,这句话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并且”改为“而且”。故选C。

4. 将下面5 个句子重新排序填入横线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下雪吧,下雪吧。大雪是老天爷手里的抹布,它一会儿就能把天空擦得瓦蓝锃亮。

①空中烟尘弥漫,人们咳声不绝; 仰望天空,立刻有一粒微尘落入眼内。

②在这个干燥的、裸露着泥土的冬天里,人们不由得去追寻根底。

③只有雪才可以擦掉这么多的尘埃,而我们拿出家中千万片抹布也做不到。

④不错,现代科学已经告诉了大家,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毁掉了正常的自然循环。

⑤因此我们要忍耐一个又一个无雪

冬天。

A. ②④⑤①③ B. ②④①③⑤ C. ④①②③⑤ D. ①③⑤④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段先总写“在这个干燥的、裸露着泥土的冬天里,人们不由得去追寻根底”,然后顺着“追寻根底”,寻找造成“干燥的、裸露着泥土”的原因,然后“因此”承接上文进行总结,然后分析“无雪”对身体的危害,最后明确“只有雪才可以擦掉这么多的尘埃”才可以解决以上困难。据此分析排序为:②④⑤①③,故选A。

【点睛】解答句子排序类题目时,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有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提示性的词句,要能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5. 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①______,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②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③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_(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④树树皆秋色______(王绩《野望》)

⑤_____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

⑥_____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⑦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⑧缃绮为下裙,______(《陌上桑》)

【答案】 (1). ①木落雁南度 (2). ②晓镜但愁云鬓改 (3). ③眉眼盈盈处 (4). ④山山唯落晖 (5). ⑤冰霜正惨凄 (6). ⑥无限河山泪 (7). ⑦险躁则不能治性 (8). ⑧紫绮为上襦

【解析】

【分析】

【详解】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雁、鬓、盈、晖、躁”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浮冰上的两者

[丹麦]哈夫•B•卡威

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现在,他们两个卧在冰上,睁大眼睛注视着对方--双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就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吗?

“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的。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掉。”诺尼想。空手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生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所以他需要武器。

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的绷带。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

他跪在冰上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时分,小刀磨好了。

诺尼从冰块中拔出小刀,用拇指轻轻拭着刀锋。太阳光照在小刀上,折射到他眼里,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

诺尼硬起心肠来。“来,尼玛克。”他轻声叫犬。

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

“过来。”诺尼叫道。

尼玛克走上前来。诺尼从那畜生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他的心在流泪,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尼玛克越走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诺尼感到喉咙梗塞,他看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好!这下是动手的时候了!

一声痛苦地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他诅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蹒跚着扑向尼玛克,他倒下去了。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这下诺尼感到极度的恐惧。

他已经扔掉了小刀,解除了武装。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现在只有听任尼玛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

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诺尼可以听到这畜生喉咙里的吞咽声。

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一些结束。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舐他的脸。

若尼睁开眼睛。他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一小时后,一架直升机出现在北边天空。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山,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地在动。他让飞行员降低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一个黑而不动的像人一样的黑影。怎么,还有两个黑影?他把飞机降落在一块较平的冰面上,然后上了冰山,黑影是两个--一个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那条犬无力地哀叫着,已经衰弱得一动也不能动了。

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质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在不远的冰面上,在风中摇曳着。

6. 作者为什么频繁更换雪橇犬的称谓为“犬”、“尼玛克”、“畜生”?

7. 文中两次提到“太阳光折射”有什么作用?

8. 请简要分析本文第一段的特点及妙处。

9. 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何深意?

【答案】6. 通过称谓的变化,反映出“我”看对方的心态变化,营造了人狗对峙的紧张氛围。称“犬”就把它当作一种动物,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称“尼玛克”就把它当作朋友看待,人与狗关系亲密。称“畜牲”就把它当作敌人,突出了狗兽性的一面,与下文尼玛克忍饿护主形成对比。(意对即可)

7.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前后照应。(意对即可)

8. 这篇小说的开头简洁,短短两行字清楚地交代故事的环境、人物。 妙处:①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②渲染紧张的氛围。③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答出两点即可)

9. 这样的结尾很巧合,极富有戏剧性。深意:含蓄耐人寻味,恰是诺尼扔掉的小刀,救了他一命;升华主题,昭示了真诚、真挚善待生命的人自然也会得到善的回报。

【解析】

【6题详解】

此题是通过主人公诺尼对狗

称呼不同,体会诺尼对狗的感情的态度不同。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和段落,通过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体会感情的不同。诺尼称狗为“畜生”时,把它当敌人,突出了狗兽性的一面,体现少年想杀狗时的狠心冷血;称“犬”时把它当动物,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称“尼玛克”时,把它当朋友,体现少年与狗感情深厚。

【7题详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并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具体理解两次提到“太阳光折射”的作用即可。结合文中的内容可知,第一次出现尖刀已经磨制好了,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可以用作杀狗的武器了,表现了主人公由于饥饿而动了杀狗求生的恶念,推动情节的发展;第二次出现在倒数第二段“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地在动”照应前文,暗示了小说的主旨,最后主人公因尖刀反射光线而获救,尖刀由杀戮的工具转变为救人的工具,表达了对于人性善良的褒扬以及善心终有善报的美好愿景。

别云间全文及翻译-别云间夏完淳赏析译文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设置的作用分析能力。小说情节主要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发展及主题的揭示所起到作用。本题开篇句为环境描写,突兀而来,很显然有造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为下文杀狗做好铺垫。

【9题详解】

解答此题要在通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主旨回答其妙处。这样的结尾很巧妙,极富有戏剧性,含蓄而耐人寻味。小说结尾处,诺尼和尼玛克都脱离了危险,而这恰恰归功于诺尼所丢弃的小刀,与前文相互照应;同时也极富戏剧性,如果当时诺尼没有丢弃小刀,而是杀死了尼玛克,也许他就不会被救,启示人们要善待生命。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试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据2月20日《新京报》)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

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

11. 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 请结合语境解释第⑦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嬗变:______

13. 第⑦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

14. 请根据本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观看体会,用一个排比句阐释(朗读者》这一栏目带给你的感受。

【答案】10.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11. 对比论证,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贴地气”。

12. 时代潮流发生了变化更替。

13. 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意近即可)

14. 《朗读者》如一缕微风,给我带来清凉;《朗读者》如一泓清泉,给我带来甘甜;《朗读者》如一束火焰,给带来温暖。

【解析】

【10题详解】

论点是作者对文题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处。有的议论文的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这就要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进而概括出来。本文的标题是“《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再结合文章内容,可以判断,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11题详解】

解答此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文章的第六段将《朗读者》节目与其他电视台的读书节目进行对比,可以判定是对比论证,来突出强调“《朗读者》贴地气”,这也是它成功的原因之一。

点睛: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首先要对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然后用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的格式进行作答。答题格式:(1)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2)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3)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充分有力的论证……观点。使说理更具权威性、科学性,更具说服力。

【12题详解】

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嬗变”的本义是变化更替。结合此处语境可知,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时代潮流发生了变化和更替。

【13题详解】

代词的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这”代指的一般是上文,“那”是代指下文内容。结合第七段内容来看,“这”指的就是前一句话所说的“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

【14题详解】

这是一道语言表达题,为开放类试题,此类题目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要求即可。作答时,运用排比句式表述对《朗读者》这一节目的感受即可,注意只有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相同的句子才能构成排比。

语言表达

15.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五个错别字,并订正。

屋水 妖骁 田圃 沉缅 丰姿卓约 襁褓 芒刺在背 奄奄一西____________

【答案】屋--污;骁--娆;缅--湎;卓--绰;西—息

【解析】

分析】

【详解】汉字字形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屋水”应写作“污水”;“妖骁”应写作“妖娆”;“沉缅”应写作“沉湎”;“丰姿卓约”应写作“丰姿绰约”;“奄奄一西”应写作“奄奄一息”。

文言文阅读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③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⑤,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日:“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②陛:殿堂的台阶。③涂:通“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⑤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16.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 闻寡人之耳者/孔子闻之日

B. 时时而间进/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 今齐地方千里/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D. 数月之后/忽逄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17.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 窥镜而自视/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B. 欲有求于我也/令所睹于涂者

C

上书谏寡人者/乃令出袭发粟与饥寒者

D. 吾妻之美我者/婴闻古之贤君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饱而知人之仉,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9. 从[甲][乙]两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

[甲]______

[乙]______

20. 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

【答案】16. D 17. C

18. ①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俊美?②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19. (1). 劝谏齐王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建议,去除蒙蔽; (2). 希望景公关系天下百姓疾苦。

20. 邹忌采取“迂回战术”,先从小事切入,取得对方认同,然后从家庭小事推入国家大事,让对方自然接受。晏子则从大处入手,巧妙运用古代贤君的做法进行侧面暗示,使景公顿悟。

【解析】

【16题详解】

文言文中有一些实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A项“闻”意思分别是“让某人听到/听到”;B项“间”意思分别是“偶尔/夹杂”;C项“方”意思分别是“方圆/方形”;D项“数”意思都是“几”。故选D。

【17题详解】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A项“而”分别表示“顺承/转折”;B项“于”意思分别是“向/在”;C项“者”意思都是“……的人”;D项“之”用法分别是“用在主谓之间,不译/代词,的”。故选C。

【18题详解】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这是疑问语句,“孰”,疑问代词,谁,哪个。句意为: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俊美?②“知”,知道;“劳”,劳苦。句意为: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9题详解】

首先仔细阅读两篇文章,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辨析文章在写法、感情等方面的异同点。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中可知,邹忌劝谏齐王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建议,去除蒙蔽;从“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中可知,晏子希望景公关心天下百姓疾苦。

【20题详解】

理解人物的谈话技巧要结合两文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作答。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等语句中可知,邹忌采取“迂回战术”,先从小事切入,取得对方认同,然后从家庭小事推入国家大事,让对方自然接受;从“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寡人闻命矣”等语句中可知,晏子则从大处入手,巧妙运用古代贤君进行侧面暗示,使景公领悟。

(甲)选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乙)选自《晏子春秋》 作者:晏婴 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

(甲)邹忌身高八尺多,神采焕发而容貌俊美。一日早晨,他穿戴打扮,看着镜子,问他的妻子:“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俊美?”他妻子说:“您俊美得很,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不大自信,又去问他的妾:“我和徐公哪个更俊美?”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来家中拜访,邹忌跟他坐着闲谈,他又问:“我和徐公哪个更俊美?”客人说:“徐公比不上您。”第二天,徐公来到邹忌家,邹忌细细打量他,自以为不及徐公美,拿起镜子来仔细端详,更觉得远不如人。晚上他躺在床上细细思量,领悟到:“我的妻子说我俊美,是因为偏爱我;侍妾说我俊美,是因为畏惧我;客人说我俊美,是因为有求于我啊!”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乙)景公在位时,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了!雨雪下了好几天,可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饥寒交加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名著阅读

2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这种游戏常常会有意外事故发生,这些事故是有案可查的。我亲眼看到两三个候补人员跌断了胳膊和腿。但是更大的危险发生在大臣们自己奉命来表现功夫的时候,因为他们想跪得比以前好,又想胜过同跪的人,猛然来一下,很少有不摔倒的,有人甚至要跌两三次

(1)以上文段节选自小说《格列佛游记》,其中的“这种游戏”指的是______。

(2)请简述小说中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之间深情厚谊的故事。

【答案】(1)跳绳(或绳上舞蹈)(2)示例:格列佛刚到大人国,被一位农人利用,巡回表演挣钱。农夫的女儿心疼格列佛,成为他的葛兰达克利赤(小保姆),并一路照顾。格列佛到皇宮得宠后,仍请她做小保姆,不忍分离。

【解析】

【分析】

【详解】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这是对名著《格列佛游记》内容的考查。作品以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第(1)题根据文段的描述可知,“这种游戏”指的是小人国用来选拔官员的跳绳活动。第(2)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内容的复述。所概括的情节要能体现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之间的深情厚谊,根据阅读回顾相关的情节,用简洁的语句简述出来即可。

作文

22. 按要求作文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诗、一份心情……

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请将“晒出我的______”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晒出我的梦想

时常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今天我就晒出来与大家共享。

我的第一个梦想:考上理想的学校。

不要说我自私,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都有点儿“自私”。我的短期目标就是考上我心仪已久的一中。平时,就是课间那比金子还难得的一点儿闲暇,我也常常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中如画的校园里,度过我快乐而温馨的学生时代,这将为我考上理想的大学搭设一个很好的台阶。

我的第二个梦想:找一份儿好的工作。

大学毕业后的我步入社会,肩上的责任感倏地加重了。首先要照顾好我的家人,所以我需要一份儿好工作,让我有能力去做一个负责的好女儿、好姐姐。当然,这些工作必须是我喜爱的,能让我的人生过得更充实、更潇洒。

我的第三个梦想:买车买房给爸妈,让他们幸福。

每次逛街,妈妈常眯着眼睛,出神地看着路边那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我知道,她真的很想尝尝住楼房的滋味儿;每次挤公共汽车,爸爸气喘吁吁,玩笑似地说:“要是自己有车就好喽!”但我很清楚,爸妈为了我们姐弟三人一直忙忙碌碌,我们姐弟三人使他们的梦想也只能是梦想。尽管他们从无怨言,但我要凭自己的努力给他们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

我的第四:我的村庄变成小康村。

村里人一年到头鼓捣那几亩地,很少有人出去闯一闯。所以,邻村都富起来了,我们村却依旧“光荣”。我要在不远的将来让自己有这样的实力,在村边建起自己的工厂,让我的村庄摇身变成金凤凰;我要让村里所有的人都飞到山外的大海上去搏击风浪。

我的最后一个梦想:我们的祖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我知道我的梦想还仅仅是“梦想”,但我会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填充我梦想圆内的每一平方毫米的空间。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要注意试题材料的提示作用。什么是“晒”?材料给出的的答案是“分享”,如此 “晒出我的”也可以理解为“分享我的”。横线上补充的内容,试题材料有三个简短的提示:1.“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从中可提炼出“友情”或“友谊”;2.“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从中可提取出“个性”或“美丽”;3.“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横线上还可以是读某本书的感受,听某首歌的心得,喜悦、幸福、快乐或悲伤、痛苦等等,“……”则提示考生,可以“晒”的内容很多很多,要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感受最独到、收获最大的的经历或往事,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提供几种写作思路:①晒出我的“幸福”。这是广义的“幸福”,包括喜悦、快乐、惬意、温馨、满足、甜蜜、得意等方面的情绪、感受;②晒出我的“感悟”,主要指思想、认识等方面的所得,包括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对自己某些经历的反思、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针砭等等;③晒出我的“珍藏”,首先是珍贵的、重要的,其次是很少公开的,如自己一段刻骨铭心、很少与人谈及的往事,一本自己最喜欢、时常翻阅的好书,一首自己最喜欢、百听不厌的老歌,一份亲人、朋友送的纪念品等;④晒出我的“糗事”,一段让自己尴尬不已的出丑经历,一个让自己哭笑不得的镜头,或自己的一些荒唐、离奇、怪异的发疯举动,晒出来可能会有别样的感觉或感悟。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