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且听风吟村上春树风的含义(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表达了什么)

且听风吟村上春树风的含义(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表达了什么)

《风》作为村春树的处女作,这部小说一共四十节,最重要的是开篇的第一节,这一节点出了村上小说的主要特色,点出了其基本走向和几乎所有的可能性。

在文中,村上虚拟出一个美国作家的角色——哈特费尔德,哈特说道:“从事写文章这一作业,首先要确认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哈佛大学教授杰鲁宾也评价道:村上春树了不起的成就在于对一个平凡的头脑观照世界的神秘和距离有所感悟。

本文主要从《且听风吟》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虚空与孤独感、写作的寓意对小说的思想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理解小说本质意义——灵魂自由的解脱。

且听风吟村上春树风的含义(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表达了什么)  第1张

且听风吟

01 距离感,是人与人之间无法跨越的一道鸿沟

故事主要讲述了21岁的“我”在夏天从东京学校回到自己的家乡过暑假所经历的人和事,其中穿插了“鼠”的故事、我的成长经历以及虚拟作家哈特费尔德的小说。

这可以说是一种小说中有小说,故事中有故事的小说。

小说开篇的第一节在这部小说里十分重要。因为它表明了作者村上春树想表达的主要思想。

二十岁刚过,我就一直尽可能采取这样的生活态度,因此不知多少次被人重创,遭人欺骗,被人误解,同时也经历了许多不可言语的体验。各种各样的人赶来向我倾诉,然后浑如过桥一般带着声响从我身上走过,再也不曾返回。这种时候,我只是默默地缄口不语,绝对不语。如此迎来了我“二十年代”的最后一年。

而我现在,准备一吐为快。

诚然,难题一个也未得到结局,并且在我倾吐完之后事态怕也依然如故。

村上春树是现代主义作家,深知现代人心理都存在着自己的秘密或隐痛,而且很难诉诸于语言。

以上的几句话就深刻地揭示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人与人之间总是一道深渊”,人和人是不可沟通理解、保留一种距离感的。而这种无法测量的深渊,这种不可沟通理解之于小说又表现在哪里呢?

主要表现在主人公“我”与他人的关系方面。

“我”与鼠是朋友,是一个暑假基本上在一起喝啤酒无聊地过暑假的朋友,到暑假快结束的时候,鼠要“我”帮忙去见一个女孩。但第二天我见到鼠时他却说还是算了。其后的几天我和酒吧老板杰都看出鼠心情不好。在和杰聊到鼠时,我决定去找鼠说说看。“女孩怎么样了?”我咬咬牙问。

鼠就用了虫牙的比方来说“我”是不能理解他的感受的。虫牙带来疼痛,这疼痛是我自己的,谁安慰都不行。

假如有人知道自己为牙痛气恼心烦而表示理解而不生气,可是牙还是疼痛。因为你不可能来理解我这种疼痛的状态和心情。因为你无法是我,来感受这牙痛。

“我”与四指女孩的故事是这样的:

女孩要“我”解释为什么她醒来自己身上一丝不挂,而旁边还有个陌生的“我”在。

作者在这用了相当详尽的语言,也就是“我”详细地去解释发生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诚实的说自己什么事情也没做。

但最终结果是被说成“不过同人事不醒的女孩睡觉的家伙……分文不值”的名声。

尽管这之后还有过几次往来。但当下“我”又作何解释女孩才能相信。“解释等于掩饰”。再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甚至达到的效果恰好相反。其实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

作者通过“我”与“鼠”,“我”与“四指女孩的故事说明,人与人之间保持着一种距离感,不能成为对方,体会对方的感受,无法从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是各怀心事,不愿诉说,因为诉说又能怎样呢?无济于事而已,距离感,就是人与人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

且听风吟村上春树风的含义(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表达了什么)  第2张

村上春树

02 成人的世界总是被虚空与孤独填满,承受着死亡带来的伤痛

你是否还记得你所曾爱过的人,或者爱过你的人?她们是你人生旅途中的匆匆过客,是你生命里想要留住却留不住的“风”。

在《且听风吟》里的主人公,经历过的三个女孩子,不管是借给他“沙滩男孩”唱片的女孩子,还是他认识的法语专业的女孩,又或者是在酒后一起睡过却又什么都没做过的那个一只手只有四根手指的女孩。

“我一连花了三天时间查她的电话号码——那个借我”沙滩男孩”唱片的女孩,再次跑去母校,打听到了她所上大学的名称,又查到了她的旧址,但她在春天就退了房间,去哪里不晓得,这便是连接我和她的最后线头。”

就像书中所阐述的,主人公想去寻找那个借他唱片的女孩,可是线索断了,怎么找也找不到。走过了他的生命,却又匆匆离开了。

主人公赤裸裸地谈到他睡过的第三个女孩,他说:"谈论死去的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年纪轻轻便死去的女郎。她们由于一死了之而永葆青春年华。相反,苟活于世的我们却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地增加着年龄。我甚至觉得每隔一小时便长了一岁。而可怕的是,这是千真万确的。”

至于这个女孩为什么会选择死亡,没有人知晓,主人公感慨生命的脆弱,又感慨时光的短暂,而相对于继续生存着的我们,应该要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书中,多次谈到NEB广播电台,文末的时候谈到节目中介绍一封来信,信中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患有脊椎神经症的患者,三年来不能看书,不能看电视,不能散步,连起床、翻身都不能,在谈尽悲哀时他说到,尽可能只往好的方面想,他想着要是能从床上起来步行到港口,满满地吸一口海水的清香,哪怕只有一次都好。

主人公看到这封信时,便走到港口,朝病房那边望去,但是当然他不晓得哪点灯光属于信中人的病房。

他想,世上的的确确有多种多样的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活着。再次感慨生命的脆弱,时光的易逝。

故事的结尾,“我”结了婚,在东京生活,杰开了新酒吧,鼠继续写他的小说,每年有贺卡。而那女孩却消失在洪荒的人流中。每到夏天回去,“我”都走我同那女孩走过的路,坐在仓库石阶上一个人眼望着大海。

虽然人与人不可沟通理解,必须保持距离、虚空与孤独,但是人毕竟是人,总少不了有他人在身旁,关心,说话,喝酒……而一旦离去、失去,剩下就是那份逝去的哀伤了。

且听风吟村上春树风的含义(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表达了什么)  第3张

村上春树

03 用创作捕捉“风”之影,创造灵魂的栖息场所

村上春树在《风》的序中写到:

一天,我动了写小说的念头,何以动这样的念头已经不清楚了,总之想写点什么,于是去文具店买来自来水笔和原稿纸。深夜工作完后,一个人坐在厨房餐桌旁写小说。

写作,用文字治愈自己,创建心灵之屋。

也就是说,独自以不熟练的手势一点一点坐我自己的“房间”。那时我没有写伟大小说的打算,也没有写让人感动的东西的愿望。我只是想在那里建造一个能使自己心怀释然的住起来舒服的房间——为了救助自己。同时想到,但愿也能成为使别人心怀释然的住起来舒服的场所。

他捕捉到了“写小说”的这个念头,并且用双手创建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屋。

或许,世间上有很多人都有过写作的念头,但是着手开始写作的人少之又少,能坚持写个三四十年,甚至一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捕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很多时候有过这样的念头,但是转眼之间便就抛在脑后了。

或许每个人都有救助自己的方法,都有不同的方法创建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屋”,时光轮回,你的生命中来了又去的人,你来过又去的地方,你走进去又出来的“心房”,在很多年后都会消失在时光之中,你说,我们是有记忆的。

但是多少年后,你能记住的人有多少,你是否还记得他/她的模样,是否还记得让自己想要为之奋斗的事物,是否记得年轻时自己奔跑的样子。

用创作捕捉“风” 的影子,创造灵魂的栖息场所,将你所看到的人、事、物,存在的、不存在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好像人生的一览表,用文字留住过往、留住时光、留住幻想。

写作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的是一种尺度。

村上借虚拟的美国作家哈特费尔德之口这样说道:“从事写文章这一作业,首先要确认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尺度就是一种距离感,之所以出现距离感,按照村上君自己的说法:“说到底那是因为我身上有想写什么的欲望,却又没什么东西可写的缘故。这也不想写,那也不想写,如此一来而去,题材就一个也没有剩下——虽说不是剥洋葱皮——总之不知道写什么合适,于是心想那么就随意排列语言好了,看它们到底能表现什么。”

结果竟然就成了村上君文体的一大特色,也就是说随意为之的文字往往发自内在的天性,而天性无疑最为恒久和稳定,所以这种距离感成为村上始终一贯的文体特色也并不奇怪。

正如《风》的第一节所说:直言不讳是极为困难的事。甚至越是想直言不讳,直率的言语越是遁入黑暗的深处。”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尝试都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伤害对方。最为明智的做法就算同对方保持距离,不要靠得太近,更不要动则强加于人。

在这个意义上,距离就是理解,就是温情,就算关心。

耐人寻味的是,在创作中,村上对人的距离感或疏离感,甚至不排除自己本身,他的小说几乎从不直接写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不写家庭。就好像书中的“杰”,身上带有几分母爱色彩,平静的淡淡的于其中有一种不动声色的温情。

距离感或疏离感,连同虚无感、孤独感、幽默感,构成了村上作品的基本情调。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风“一样,它无法捕捉,又无所不在,用文字去创造灵魂的栖息场所,捕捉“风”的影子、聆听“风”的声音,用一种尺度丈量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让我们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且听风吟”。

(图文来源于网络)

参考书目:《且听风吟》,作者: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