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我的名字叫可汗_我的名字叫可汗讲的啥

我的名字叫可汗_我的名字叫可汗讲的啥

文|@何日清风

《我的名字叫可汗》由印度导演卡伦·乔哈尔执导,于2010年上映。这部电影颠覆了宝莱坞一贯的叙事与歌舞并存的风格,更注重与挖掘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也因此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大获成功。截止到目前,影片成功在超过50个国家先后上映,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豆瓣评分高达8.4。

这部电影讲述了信奉伊斯兰教的里兹瓦·罕从小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母亲去世后,里兹瓦认识了经营发廊的单身母亲曼迪娅,并执意与印度教的她结为夫妇。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掀起了反对穆斯林的风潮,曼迪娅的儿子山姆在因种族歧视引发的争斗中身亡。

曼迪娅将愤怒发泄在了他的穆斯林姓氏“罕”上,说只有里兹瓦告诉美国总统他的姓氏与恐怖分子无关,才会与他相见。尽管里兹瓦遇到很多困难,但他执着于传播爱,以己之力,让每一个人感受到穆斯林的善良与正义。最终爱战胜了仇恨,赢得了世界的认同。

爱和信仰拥有巨大的能量,可以包容一切,融合一切,若我们每一个人把其发挥到极致,世界的仇恨就会越来越少。这部影片正是以爱和信仰为贯穿全片的线索,突出了宽容、理解、尊重等人性中的闪光点。

本文我将从爱的多角度诠释、主人公精神信仰、“普世价值观”的暗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这部颠覆以往的“新概念”印度电影成功的原因及其魅力所在。

爱的多角度诠释:妈妈的亲情、曼迪娅的爱情、珍妮的友情,是里兹瓦用爱化解了矛盾,赢得了认同;主人公的精神信仰:无论遇到何种困境,里兹瓦选择坚守向善的信仰,最后终究迎来了希望;“普世价值观”的暗示:淡化文化冲突,围绕人性中的善,譬如宽容与理解、尊重与保护,都是无关文化与宗教的普世观。我的名字叫可汗_我的名字叫可汗讲的啥  第1张

01、爱的多角度诠释:亲情、爱情、友情,里兹瓦用爱化解矛盾,拥抱彼此

全片中除了主人公,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三个女人:妈妈、妻子曼迪娅、朋友珍妮。里兹瓦对他们的爱,是化解全民矛盾的起点。电影正是用这种多角度的小爱,去撬动世界的大爱。

①妈妈的爱,是里兹瓦一路走下去的精神之源,亲情总在人生中占有更多的位置

里兹瓦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也就是自闭症。他不能与人正常的交流相处,不结束他人的触碰。但是妈妈能够理解他,并用自己的方式教给他很多正面的东西。妈妈一直坚信里兹瓦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他从未放弃。可以说,正是妈妈,给了他的人生以希望。

妈妈去世时,她希望里兹瓦能为她“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在妈妈去世后,为了完成对母亲的承诺,里兹瓦背起行囊,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幸福。里兹瓦后来在别人面前展示的爱,其实都来源于母亲,他能够一步步战胜自己的心魔,一路走下去,背后又何尝不是母爱的伟大在做支撑呢?

妈妈的爱总是在人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的,因为最无私,而且总是能毫无缘由的相信自己。里兹瓦的妈妈虽然去世,可是她的爱却伴随了里兹瓦一生。我们又何尝不是,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妈妈的爱,总是最让人安心的。

我的名字叫可汗_我的名字叫可汗讲的啥  第2张

②与曼迪娅的爱情,跨越了宗教与世俗,也是里兹瓦走上救赎之途的支点

电影着力表现的情感,可能还是里兹瓦对于女主角曼迪娅的爱。为了赢得曼迪娅的芳心,他努力找到他觉得最美好的景致,来完成对她的承诺。他们的爱情跨越了宗教,跨越了世俗的眼光,这样的里兹瓦,是幸福的。

巨变发生后,里兹瓦答应妻子去见总统,告诉他“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的承诺,一路艰辛,但是里兹瓦没有放弃。他所做的一切,都只因为背后有信念在做支撑——他答应过妻子。

他终是成功地见到了总统,当然,与妻子也终究破镜重圆。这无疑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坚持承诺的可贵品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句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承诺,而坚持着、执着着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别人看来,可能里兹瓦的行为很是荒唐,但是这正是他身上的可贵之处。

如果说与妈妈的爱是贯穿里兹瓦整个人生的信条,那么,与妻子的爱便是推动着里兹瓦救赎穆斯林,找回认同和尊重的精神力量。两种爱的诠释,都是让我们为之感动的地方。我相信每一个看完的人都能深刻的感受到,爱,有够修补一切力量。

我的名字叫可汗_我的名字叫可汗讲的啥  第3张

③帮助珍妮度过天灾,他内心的善良和正义,是打动无数人的人性的力量

里兹瓦是一个普通人,甚至还不如普通人,但他无论什么时候,心中都有爱。路上他救助了受伤的小孩,认识了善良的小孩妈妈珍妮,并因为相似的丧子之痛,与珍妮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当里兹瓦得知珍妮家中遭遇天灾,他义无返顾地前往。正是在这次灾难中,里兹瓦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感动了所有人。里兹瓦是用行动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有爱,用真诚诠释了这份朋友甚至陌生人之间的爱。

世界纷纷攘攘,总是混杂了太多的东西,人心越来越离散。其实,我们都应该找回心底的那一份爱,那最真诚最美好的情感。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不分信仰、民族、国家……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给我们传达的便是这种让人振奋的力量:爱无关大小,每一个人的爱凝聚起来,终会战胜一切。

我的名字叫可汗_我的名字叫可汗讲的啥  第4张

02、主人公的精神信仰:向善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里兹瓦坚守信仰,终究迎来了希望

妈妈教给了里兹瓦很多看似死板的东西,可正是这些黑白分明的教育,让里兹瓦一生都为之努力。因为,妈妈教给他的,不只有宗教信仰,更有心灵信仰。他相信只要坚守内心信仰,终究会迎来希望。

①“阿拉的道路是爱,而不是憎恶和战争。”

里兹瓦是信奉伊斯兰教,是一名穆斯林。但是他坚信,阿拉的道路是爱。当他看见有人用仇恨和战争诱导穆斯林时,他是气愤的。最后,他举报恐怖组织招募人员,甚至被一个愤怒的伊斯兰教徒给刺伤,但他依然不改信念。

他在因种族歧视引发暴乱而遭受伤害时,里兹瓦始终坚持祷告,就算在监狱被威胁恐吓,他也始终执着于自己的信仰。餐厅、汽车站,无论环境与地点,无论他人的眼光,他只是虔诚地祷告,只是坚定自己的信仰和他那颗向善的心。

我认为,在里兹瓦的心里,爱能感化一切,而恨只能让裂缝加深。所以,就算他面对的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仇恨的鸿沟,他也没有放弃。他所希望的,可能只是自己的家庭得到认同,但是其实他成就的,却是一个民族的认同。

我的名字叫可汗_我的名字叫可汗讲的啥  第5张

②“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做好事的好人和做坏事的坏人。”

这句话是妈妈教给他的最重要的东西。当他纠结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矛盾的时候,妈妈给他画了两个小人,一个拿着糖,一个拿着刀。妈妈说,这两人没有什么不同,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也没有什么不同。世界上不同的只有两种人,做好事的好人和做坏事的坏人。

所以,在他遇到种族歧视的时候,在儿子被打死的时候,他不认为是宗教的错。在他眼里,只是传播暴力与仇恨的坏人的错。他只知道他是好人,要做好事,他所传播的,都是人性中向善的那部分。

这些黑白分明的道理看似不可理喻,其实正是现代混杂的世界中所缺少的。如果每个人都有里兹瓦赤子般的心灵信仰,仇恨终究会被打败。

在我看来,里兹瓦虽然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但他的身上却有着人性中的闪光点——善。这种可贵的心灵信仰、单纯的执着、永不灭的坚持,都是电影传达给我们的最珍贵的东西。

我的名字叫可汗_我的名字叫可汗讲的啥  第6张

03、“普世价值观”的暗示:宽容与理解、尊重与保护,是无关文化与宗教的普世观

①电影有意淡化了宗教的说法,里兹瓦的维修天分,其实维修的是一份爱

电影中有三个地方表现出了淡化宗教的意图。第一个就是妈妈对他的教导——拿糖的人和拿刀的人,分不出是穆斯林还是印度教徒,只能分出是好人还是坏人。第二个是珍妮和他一起在基督教堂中祷告。第三个是全部人在里兹瓦的感化下,都为天灾共同努力。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真实的,而电影淡化宗教的结果,是最终呈现了一种比较温馨的结局。文化宗教的矛盾不再尖锐,每个人都能和平共处。里兹瓦维修了那么多东西,但最让他自豪的,可能还是宗教的裂缝。

虽然这美好的结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相信,就如电影中所说的那样,爱能修补一切,总有一天,我们所期待的结局会变成现实。

我的名字叫可汗_我的名字叫可汗讲的啥  第7张

②文化矛盾中,理解与尊重,才是解决冲突的普世价值观

导演的意图是比较明显的,有意想要呈现的便是一种普世价值观。无论是里兹瓦的信仰还是大爱,都是为了这种观点做铺垫。无关宗教,放之四海而皆准。

从小的家庭,到大的社会,从妻子的愤懑,到天灾难抗,争斗总不是解决事情的最好方法。只有当民族宗教文化能够和平共处,社会才会更加的安定。而普世价值观正是人性本善的具体化,宽容、理解、尊重、平等,也是每个社会所崇尚希冀的。

我认为,无论影片的背景是什么,最后回归到了一种普世价值观,这也是影片能够全世界观众都接受且赞扬的地方。无论国家、民族、信仰、宗教,只要用真诚去引导,总会有人间大爱。

总结一下:

寻找认同的漫漫之路,里兹瓦经历了太多的困难,但他的那种用爱包容一切,用信仰支撑整个人生的本性,却让我为之钦佩。里兹瓦的爱并不热烈,但是却是来自内心深处那种深深的、久久的爱。他的信仰也很平常,但是坚守可贵。如果人人都能有这样的爱人之心和心灵信仰,世界会是十分和谐美好。

总之,我认为,主人公最后胜利了,但这种胜利,不是战争之胜,不是种族之胜,而是信仰与大爱的胜利。寻找认同的背后,总是爱与信仰在支撑。希望每个人都有所思考,有所启迪,这也是我今天解读《我的名字叫可汗》这部电影的原因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