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七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其起源与星象、物候有密切的关系。上古时期,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做为时间的标志星,在古代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1张

之所以以牵牛和织女来命名星象,是由当时农耕文明的社会状况决定的,耕种和纺织与人们的生活命运息息相关。此时,牵牛织女只是单纯的星辰形象,并没有被人格化。

七夕诗起源

最早有牵牛织女痕迹的诗歌,应该是诗经《小雅.大东》里的诗句: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织女,星宿名,由三颗星组成。牵牛,又名何鼓星,不是后世说的二十八星宿的牛宿。何鼓三星在天河北,织女三星在天河南,隔河相对。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2张

这几句的意思是:看那天上的银河,河水如镜子般闪闪发光,织女三星织成了三个角,一天之内移动七次,仿佛在梭引丝线反复织布。虽然如此,却不能织成布上的花纹。牵牛星宿闪闪发光,却不能用它们来拉车。

由这几句诗我们看出到西周时期,人们仍然只是将天上的星与人间男耕女织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二星之间尚无情侣关系。

一直到战国末期,牵牛与织女才逐渐开始被赋予情感纠葛。到了汉代,牵牛织女传说的内容进一步发展丰富。形成牛郎织女故事的基本框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牵牛织女爱情故事广泛传播,故事情节逐渐丰富完善。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3张汉代七夕诗

汉初《淮南子》中已有乌鹊填河成桥而渡之女的说法。到汉末,《古诗十九首》里牛郎织女相爱而不能团聚的传说已具雏形: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前两句写牵牛和织女夫妻相距之遥远。接下来四句,正面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形象和她的悲痛情怀。“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写出了织女的内心独白,那阻隔了他们夫妇的银河既清且浅,相距也并不甚远,却偏偏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当织女凝眸河汉,强烈的相思再也无法抑制,情感达到了高潮:“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中牛女只是隔河相望,并无七夕相会。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4张

汉诗处于全叙事阶段,对天上星辰,采取仰视态度,采用全知视角,但依然是一种混沌状态。是一种深情、哀而不怨的爱情,有一种深挚的忧伤。

在汉代同时出现了乞巧节,据《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人俱习之。”是一个少女们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的节日,起源大概是织女心灵手巧的缘故,,所以又称“少女节”“女儿节”。此时七月七日只与织女联系起来,与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仍未关联在一起。

唐代七夕诗

进入唐代后,民间流传的牵牛织女传说,将故事背景由天上移到了人间。牵牛由天上的星神变成了地上的放牛郎,“双神恋”变成了“人神恋”,并且有了生动丰满的故事情节,牛郎织女传说渐趋完整,并最终定型。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5张

至于把七月七日定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日期,一方面可能是天文星相的原因,据《星经》记述,织女三星出现的时间,常以七月一日、六七日见东方。另一方面与古人对数字“七”的崇拜有关。

在古人心目中,“七”的神秘色彩无处不在: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传说女娲创世第七天造人。天上最重要的星座是北斗七星。练丹或练功以七为一个阶段,一般要七七四十九天。《汉武故事》中汉武帝与西王母见面的时间是七月七日夜。

唐朝诗人白居中《长恨歌》写下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七夕盟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些歌诵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诗句广泛流传,将历史传说加入扩大了七夕习俗的影响,七夕也正式成为定情的代名词。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6张

唐代七夕词多达八十多首,视角从汉诗的仰望星空转为在人神之间自由置换,或营造出一种浪漫奇幻的审美意境,如李贺的《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这首诗的前三联,都是上句写牛郎织女鹊桥相恋的情景,下句写自己在人间只身望月的孤寂,最后一联以钱塘名妓苏小小作比,点出人间有多少恋人,如自己一般,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心上人。牛女至少一年还能相会一次,而自己只能在七夕夜,望月兴叹。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7张

或营造凄清冷幽的审美意境;或借传说写人情,让爱情的细腻得到充分展示。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开端首句,色调清冷,让人一读即被带入一种清幽的意境当中。下句简笔白描,“轻罗小扇”写出少女轻盈体态,“扑”状少女娇憨之态。“天阶夜色凉如水”再次营造清冷意境。末句“卧看”写活了惬意幽清的佛系之境。

首之,唐人的诗浪漫唯美纯净,不掺杂世俗杂滓。唐代王昌龄创“意境”说,后经刘禹锡、司空图等发展,有了一种淡泊净美的审美境界。唐人的七夕诗雅净朗洁大概也得益于此。

宋代七夕词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8张

到了宋代,七夕节的各种传说及相关民俗都发展成熟。同时,由于宋代社会比较富庶,宋代士人生活比较悠闲,对于生活细节的体验更加细腻。诗已经不能满足情感表达的需要,更适宜于表达情感的词作大量涌现。七夕也更多地写入词作中。

宋代立国以后,为防武将夺权,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方针,以文治国,大力提倡享乐。宋太祖曾对臣下说“人生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置歌儿舞女,日夕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在这种政策鼓励下。士大夫每日歌舞升平,在生活中形成的游妓之风,也向七夕词渗透。

特别是到了北宋后期徽宗年间,都市经济的繁荣,更是盛况空前。人口最多,国库非常充足。据史料考证,金兵攻陷汴京后,专门派使臣检查,仅财库就有74座,曾役禁军搬运三日仍不绝。

宋徽宗本人,作为一国之君,一方面他是正统、伦理道德的化身,倡导高雅。另一方面从本质上讲,是一位沉溺于声色的纨绔子弟,在位26年,尽享奢靡。个人同时又喜欢俚俗谑浪的格调,御用词人创作,表现出两种趋向,在创造雅词同时,不避声色与俚俗。这种俗词创作风气,影响了北宋后期整个词坛。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9张

北宋七夕词逐渐变得庸俗孟浪 ,不再空灵美好。柳永以一首《二郎神.炎光谢》将七夕推到艳情之路上。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粉面金钗”的织女形象变得美艳,也没了仙气,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家的思妇。北宋后期,这样的俗词创作蓬勃发展、空前绝后。而到了南宋,南宋诗人受程朱理学影响,普遍抵制北宋后期蔚为壮观的俗词创作。因而北宋后期俗词创作没有引起后人重视,成为词史研究的一个空白点。

总体来说,宋朝七夕词以更多民风民俗,世俗日常生活入词,内容更丰富,但境界仍显狭小。即使在一些女词人笔下表现也很明显。

鹊桥仙·七夕

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10张

词中表达的仍然是一种离愁别恨,渴望与爱人朝朝暮暮的相守之意。一直到秦观的词出现,境界才开始变大。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诗既俊逸豁朗,又清丽婉转。作为词作首次站在精神角度强调爱情,不再局限于朝朝暮暮的相守。这首词如皎月升空,一洗无数七夕词的愁云惨雾,将爱情升华至新的高度。

明清七夕诗词

明清七夕诗强化了相思离别主题,借牛女离别表现离思及羁旅之苦进而引发人生感慨并融入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如纳兰的《鹊桥仙·七夕》: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同时,牛女传说随着俗文学的兴起和世代民俗活动的积淀,七夕开始成为全民狂欢的一个重要节日。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11张

明清诗词虽然依然沿袭汉魏唐宋七夕诗词的轨迹在发展,却变得更有人情味。少了魏晋时期游仙诗的虚幻缥缈,更多的是借七夕表达诗人自身情怀。

七夕二首·其一

明 德容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这种诗只是借牛女传说,抒发自身愁绪。基本抛开对传说的向往,不再让思绪飞升到天界寻求解脱,而是着眼眼前景物,在现实中寻找精神落脚点。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翻译(鹊桥仙朱淑真赏析)  第12张

到了近现代,七夕这样浪漫的节日,开始变得更务实起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文化也被重构。经过各路商家炒作,七夕向西方情人节靠近,窄化为中国的情人节,传统节日的深层意义被抽离。

星象由来知之者甚少,男耕女织的田园风貌已成为远景,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变弱,只有爱情主题依然生生不息,年年卷起消费浪潮,物质欲望裹挟下的七夕节,少了许多中国式的诗意与浪漫。也缺少对于精神爱情的追求与执着,这是不是一种遗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