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生活随笔 >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以前有一种职业,俗称“小炉匠”,他们穿着脏旧的衣服,携带着全套的工具,吆喊着“锔碗锔锅锔大缸”的号子,走街串巷,为人们修补破了的锅碗瓢盆这些家用物品。一般人们认为这些人身份卑微,没有文化,只能靠着这个手艺谋取生活。他们的生活只有苟且, 读书与他们无缘。诗,对于他们来说,更是远方。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第1张

以前的小炉匠

偏偏,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小炉匠就是不信这个邪,他的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先欣赏他的一首著名的诗吧: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第2张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意:

扎着蓬头的小孩正在河边学习钓鱼,

侧身坐莓苔,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行人来问路,小孩连忙把手摆,

生怕惊了鱼儿,不敢大声回应行人。 

这首《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小儿垂钓为题材的诗作,描写一个“蓬头稚子学垂纶”在学钓鱼,“蓬头”写小儿外貌,突出了小儿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儿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他“侧坐莓苔草映身”。当路人向小儿问道,小儿却害怕应答出声惊跑了鱼,“怕得鱼惊不应人”,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画小孩,有心计,机警聪明。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显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不失为一篇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地描写儿童的佳作。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第3张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胡令能(785-826年),生活在唐贞元、元和时期,圃田(今河南郑州中牟县)人,《全唐诗》里录有他的四首诗,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被誉为仙家所赠之诗。胡令能年轻时候,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堂,只能以修补锅碗盆缸这个手艺谋生,就是一个“小炉匠”,他很聪明,心灵手也巧,他把这门手艺掌握得非常熟练,由于他的修补技术好,对人也很热情,所以人送外号“胡钉铰”。

再欣赏他的一首诗吧:

《喜韩少府见访》

忽闻梅福来相访,

笑着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

走入芦花深处藏。

诗意:

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

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

小孩很少见官员的车马,

慌忙跑到芦苇深处躲藏。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第4张

这是一首描写胡令能迎接来访者的诗。少府,官名,唐代为县尉的别称,负责治安捕盗之事,这是说一位姓韩的县尉到胡令能家来拜访。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胡令能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首句“忽闻梅福来相访”,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胡令能“闻”后出乎意料的惊喜,梅福:西汉人,字子真,官南昌尉,以诤言直谏见称,后弃官归家,读书养性。在梅福死后,人称他已经成为"神仙",作者以梅福比作韩少府。

第二句“笑着荷衣出草堂”从情态、动作来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荷衣,用荷叶编成的衣服,指隐士的服装。草堂,旧时文人避世隐居,多名其所居为草堂,如杜甫的浣花草堂。这句表明胡令能已经不单纯是小炉匠,而且还是一位文人隐士。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第5张

杜甫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描写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看见官员的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来。写出了当时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

这首诗写得通俗易懂,生活气息很浓。用简短的文字写出了胡令能遇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也显示胡令能在当时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胡令能如何从一个小炉匠成为一名有一定声望和影响的隐士呢?由于没有史料记载,我们真的无法知道原因了。我想这应该是一位不甘于现状,存心向学,积极向上的青年。他由于家贫,不得不以“钉铰”的手艺谋生,小时候上不起学堂,但可以自学,仍想着诗和远方,长大谋生之余,读书不倦。他能把“钉铰”的技术研究纯熟,证明了他的聪明才智,他把这样的聪明才智用于读书、作诗上,也肯定能取得不俗的成就。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第6张

日暮堂前花蕊娇

再欣赏胡令能的第三首诗吧: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诗意:

黄昏余晖之下,堂前鲜花娇美。

绣女们争着拿笔,上绣床写生。

绣成美丽屏风,安放在春园里,

引得黄莺好奇,离开柳条飞来。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第7张

日暮堂前花蕊娇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精美的诗,写妇女绣品巧夺天工,还有一个题目《咏绣障》。

首句“日暮”、“堂前”点明时间、地点。“花蕊娇”,花朵含苞待放,娇美异常,这是待绣屏风(绣障)上取样的对象。

次句则以动态出人: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写生,描取花样。“拈”,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可见绣女们动作的轻灵,姿态的优美。

第三、四句写“绣成”以后,精美的绣工巧夺天工,把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由于非常逼真,连黄莺都上当了,离开柳枝向绣屏风飞来。用事实说话,不言女红之精巧,而精巧自见。而且还因黄莺入画,丰富了诗歌形象,平添了动人的情趣。

这首诗语言明白如话,意境明丽如画,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既有情趣,又有意趣。

唐人范摅所著《云溪友议》卷九记载了胡令能的一个故事: 古代的大学问家列子(列御寇,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著有《列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我们熟知的《两小儿辩日》就是该书的一篇)死在郑国,他的坟墓就在圃田郊外野草丛中,已成为名人贤士留下的遗迹,禁止人们在这里砍柴。

胡令能的家就在附近,家里很贫穷,年轻的时候以小炉匠为职业。他偶尔得到水果、好茶或者是美酒,总要供奉到列子的墓前,好像祈求列子能够赐给他聪明和学问。后来,有一天他做了个梦,梦见一个人,拿着刀子将他的肚子剖开,把一本书放到了他的心脏里面。睡醒以后,胡令能想要吟诗,结果朗诵出来的,都是非常美妙的诗句,但却不是从老师和朋友那里学来的。虽然有了学问,但是胡令能还是不放弃小炉匠这个低贱职业,依然为人们修补破旧的锅碗瓢盆,真是有隐士的风格。远近的人们都叫他“胡钉铰”。太守等官员和其他一些社会名流都很敬佩他,经常有一些前辈来拜访他,送给他一些钱财礼物,他全都不要。但如果送给他香茶或美酒,他却欣然接受。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第8张

欣赏他的第四首诗吧:

《王昭君》

胡风似剑锼人骨,

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

夜来犹自到昭阳。

诗意:

胡地的风像剑一样冰冷刺骨,

月如钩一样思念家乡饭菜香。

身虽在漠北,梦魂却在故乡,

夜夜梦回长安,梦回昭阳宫。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第9张

诗的首句“胡风似剑镂人骨”,是写王昭君来到异地他乡的感觉,冰冷刺骨,没有一丝温暖。第二句“汉月如钩钓胃肠”写王昭君对长安的思念,对故乡美食的怀想。

第三句“魂梦不知身在路”就直接点出身在漠北路上,魂梦却在故乡;

第四句“夜来犹自到昭阳”承着三句进一步写夜夜梦回长安,梦回昭阳宫,从而表达了王昭君的强烈爱家乡爱长安爱故国的思想。

这是一首诗人借咏王昭君而表达爱国思想的诗。艺术上用比借代虽显露而不直白。

喜韩少府见访古诗翻译(喜韩少府见访古诗带拼音)  第10张

故事毕竟是故事,不可全信。就像陆游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圃田是列子的家乡,也给家乡留下来浓厚的学习氛围。即便是胡令能这样的小炉匠也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最终自强不息,逆袭成才,成为一名诗人。由于胡令能对列子推崇备至,时常祭祀列子,受列子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胡令能没有去博取功名,而成为一名逍遥的隐士。

这样的年轻人,在现在也是大有人在。诸如新闻报道的,一些北大、清华的保安在工作之余,通过听课等方式不断学习,最终考上大学、研究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逆袭。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