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_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在线阅读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_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在线阅读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_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在线阅读

你骗得了别人,但你骗不了自己!

即便真的呈现了一个完美的外在,也只能是骗骗别人而已。

生命远非人智所及,它由伟大的孤寂中诞生,只有从苦难中才能触及。只有困厄与苦难才能使心眼打开,看到那不为他人所知的一切。

所以,拥抱你的痛苦,这是成为你自己的必经之路。

Part 1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改变恶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不和恶习较劲,接受恶习。因为,积习就是你的本性,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必然会经历以下这个循环:

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

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坏习惯都有其好处。不仅如此,实际上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作朋友来看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总能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

作了改变恶习的决定,却迟迟不去执行,或者执行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而恶习仍在继续。之所以屡屡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源是没有找到使命感。

痛苦只是心理问题的信号,直面问题才能减少痛苦。

要带着心理问题去生活,我们必须先改变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认识,明白痛苦与问题的关系。

错误认识之一:“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

错误认识之二:“痛苦都是因为现在”

错误认识之三:“用一切办法减少痛苦”

错误认识之四:“我能控制自己的一切”

错误认识之五:“没有它我就一切OK”

Part 2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人生的悲剧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

悲伤所完结的,是人生悲惨的真相。当然,这真相永远不会消失,但经由悲伤之路,我们的心灵从这真相中的悲剧中获得了解放。甚至,这真相的悲剧性还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养料,促进我们成长。

我们需切记: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而在于我们的心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

作为一个人,我们必须深入地探讨自己经历过的所有事件以及教训,只有在这个深度上我们才能发现我们自己的真实,找到自己的决策能力。发生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处理。无论我们出生、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我们从中学到什么经验与教训,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对个人而言,其实我们有太多的事情控制不了——很可能,我们什么都控制不了。

忧伤、愤怒、焦虑、嫉妒等等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试图消灭它们,我们视它们为失序,我们由此想控制,以为控制的局面就是秩序。其实,真正的秩序是自由,是顺其自然,是活在当下。

当你非要压制自己的悲伤,并相反表现出极大的快乐时,你最终收获的,会是更大的悲伤。

如果悲伤真被消灭了,一个遭遇大悲剧的人,表现得彻底没有悲伤,甚至反而还很快乐,这一定意味着更大的悲剧的产生。

挫折商的英文简称是AQ(Adversity Quotient),是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

按照斯托茨的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一个人的AQ:

衡量AQ的指标一:控制

衡量AQ的指标二:归因

衡量AQ的指标三:延伸

衡量AQ的指标四:耐力

Part 3 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我们既需要亲密关系也需要保持独立空间,从而保持住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力。而愤怒,是保护独立空间的最有力武器,甚至是唯一的武器。

与关系有好坏之分一样,愤怒也有好的愤怒和坏的愤怒。好的愤怒,直接捍卫了你的个人空间,并最终阻止了一个好的关系向坏的方向发展。坏的愤怒则做不到这一点。

爱,拉近我们与另一个人的距离,使得我们不再孤独,并充分享受关系的温暖与美好。

而自由的获得,离不开愤怒与攻击。

否认和压抑愤怒,还会导致你错误地评判形势。

你要理解你的愤怒,最终才能触及它的核心。它有某种深奥的内涵,帮助你让生活变得有意义。如果你确切地知道什么让你生气、你在和谁生气,你就能清楚自己的立场与事情的重点,以及该如何在情感上加以处理。

在处理挫折时,把挫折控制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之中,而不要把挫折扩大甚至延伸。

化解悲剧的唯一道路是接受失去。

抑郁症常源自两个原因:一是重大的丧失;二是压抑的愤怒。

直面愤怒可能先要跨过一点——对愤怒的羞愧。看到并化解这份羞愧,是释放愤怒的关键所在。

Part 4 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内疚,是和谐关系的调节者,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作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情感,内疚是大自然的馈赠,它在提醒我们,你的一个关系需要调整了。

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作为凡人,我们戒除不掉需要,并因围绕着需要产生了这样一对矛盾的心理:

一、需要是有罪的;

二、我有需要。

什么叫自卑呢?如果说自信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充满信心”,那么自卑就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没有信心”。

Part 5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恐惧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因为很多时候,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地提醒你,什么是最重要的。

恐慌的背后,常藏着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答案;恐慌程度越高,答案就越重要。

关系匮乏所带来的恐惧比死亡恐惧有更丰富的含义。因为,关系的匮乏意味着死,而关系的丰富则意味着生。

关系至少给了我们两次生命,第一次是父母对我们的生养。

关系第二次给予我们生命,则是爱情。

不过,亲子关系和情侣关系这两个最重要的亲密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我们无法左右对方。

追求优秀不是克服自卑的良药,特别自控也不是情绪化的答案。

情绪化和过分自控是一个维度的内容,自卑和追求优秀也是一个维度的内容。自控是为了压制情绪化,追求优秀是为了逃避自卑。然而,这是一回事。

分裂,是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概念。这个概念说,分裂是我们心理问题的根源。

接受,即接受自己的命运,承认自己自卑,或承认自己的确有一对很自卑的父母,自己对他们有点瞧不起,甚至非常有意见。当承认了这一事实后,你就会对自己的自卑或对父母的自卑就不那么在乎了。

对于自己的疾病,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有时我们都需要一些耐心。

当我们心中生起某种情绪或某种念头时,我们常不愿意接受它们,并试图压制它们,这种压制常常成功,我们果真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了。

然而,它们并未消失,只是被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了。并且,它们还一定会寻求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而通过身体来表达是最常见的方式。

身体的健康,应不是想追求就能追求的,也不能仅在身体层面上追求,因为心灵和身体是相互呼应的,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

Part 6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

理解自己是最难的一件事,若你真正理解了自己,那么好的改变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任何一个你在乎的关系,其实都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秘密来。

这时,你要做的就是抓住机会,在关系的镜子前审视自己,理解自己,并引导自己走向好的转变。

什么是内心的声音?就是你的感觉,你那些说不出来但却又模模糊糊捕捉到的信息。这种声音,要学会聆听它,并尊重它。

对偏执所营造的虚幻的支撑感之需求,并非只是存在于普通人,或所谓意志不坚定者的故事上。任何人,一旦将某一外在事物视为教条,并不折不扣地遵从它,都可能会将自己置于盲从的境地。

Part 7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

人格的自由很重要,它是我们的独立之本、健康之泉,也是我们创造力的基石。

实际上,追求人格的自由,结束已经发生的事实对我们心灵的羁绊只有一条途径: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承认它已不可改变。

所谓接受,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无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

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能改变自己。